close
最近兩個禮拜行程一整個緊湊,
每天都有不同的東西要學、不一樣的功課要做,
忙到我都快翻過來了.......
昨天是第一次上台教英文,底下都是"裝成"英文中級程度的美國同學,
後面還有一個同學在錄影.....
上台前緊張是理所當然,但很幸運的是,同學們都已經變成共患難的朋友,
大家都會彼此加油打氣,所以當然就豁出去啦!
在試教的過程中,老師有時會打斷,給我們建議甚至馬上示範一次,
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,可以馬上改進自己不足的地方。
其實我對於自己不是native-speaker很在意,甚至因此沒有自信,
在每週要交的journal上我提到了這點,
老師看完竟然回了我長長一封信,
他說,就因為不是native-speaker,所以我們走過學習英文的一整個過程,
這是當個好老師的重要條件。
雖然發音重要、英文程度也很重要,但有效的教學才是老師的靈魂所在。
雖然amTEFL課程壓力很大,但老師的教學方式跟示範讓我學到很多很多,
每個教學理論跟方法,他都有辦法實際"演出"或是用影片的方式讓我們瞭解,
不是只有紙上談兵,而是實際的經驗談,
因為每個老師都曾經在許多不同的國家教過英文,
知道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帶動學生學習興趣、做好班級經營管理。
不知道為什麼,總覺得我這兩個禮拜在教學方法的理解,
竟然比在師大後兩年還要來的透徹?!
如果培育老師的老師們都缺乏真正教學、真正帶班的經驗,
如何讓下一代的老師在上戰場前就有完善的準備?
這或許是我們的師資教育體系應該深思的問題.....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